-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疫区归来,我该怎么办?(十)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疫区归来,我该怎么办?(十)
-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远离病毒,这些要点须知晓(九)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远离病毒,这些要点须知晓(九)
-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使用过的口罩该怎么处理?(七)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想知道的看过来(七)最近两天,不断有小伙伴问“用过的口罩,沾满了细菌、病毒,建议不要随意丢弃”,甚至担心被别有用心的回收利用,并给出了解决办法“拿开水烫一下、定点焚烧、剪碎了再扔”。No.1使用过的口罩的危害正如小伙伴所说,使用过的口罩确实可能携带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细菌等。这些微生物不仅可能源于外界,通过吸气,吸附在口罩的外表面,也有可能因为使用者本身携带细菌、病毒,通过呼气,吸附在口罩的内表面。因此,使用过的口罩是可能存在很大感染风险的。我们在摘掉口罩时,有几点注意事项要提醒大家:?不要触碰口罩的外表面,因为可能会感染自己。?不要触碰口罩的内表面(自己是病人),因为可能会感染别人。?不要触碰别人使用过的口罩,因为可能会交叉感染。?不要直接放到包里、兜里等处,因为可能存在持续感染风险。No.2使用过的口罩如何处理呢?首先来看看小伙伴提供的处理方式。01开水烫高温确实是消毒的一种方式,如煮沸,而且简便、易操作。但是使用开水烫口罩,肯定需要将口罩放置在容器或
-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为你精心准备春节安全出行小贴士,请查收!(六)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想知道的看过来(六)回家过年是一件团圆幸福的事,但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发展,不少人都想知道:春运人特别多,怎样保证自己安全回家?车厢内有人咳嗽,我该怎么办?春节还能出门走亲戚吗?人多的公共场合如何避免感染?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春节安全出行小贴士:呼吸有屏障,健康有保障咳嗽、讲话、打喷嚏时产生的飞沫,是很多病毒的重要传播载体。不论是乘坐飞机、火车、长途汽车时,还是走亲访友、聚会等活动时都应佩戴口罩。口罩能够阻挡飞沫进入口腔和鼻腔,预防病毒感染,要正确选择和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既可保护自己不被他人传染,也是当自己有呼吸道疾病症状时,保护身边人的有效措施。如何正确佩戴口罩?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正规渠道销售的口罩,并且学会正确佩戴,如果佩戴不正确,防护力会大大减弱。使用口罩前后需清洁双手。【一次性医用口罩的佩戴】根据自己的脸型,将折面充分展开,把鼻、嘴、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合。一次性口罩有里外之分,浅色面有吸湿功能,应该
-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发热、乏力、干咳,就意味着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吗?(五)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想知道的看过来(五)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有哪些症状?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就意味着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吗?
-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咳嗽、发烧扛一扛?国家卫生健康委告诉你正确做法(四)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想知道的看过来(四)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月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负责人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最近在手机上经常能看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信息,身边好多人出门都戴了口罩,到底管不管用?到底该如何预防?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这些事,你该知道!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地方,要保持室内定期通风的习惯,即便是在北方,在冬季也建议短时间的开窗通风。出现了发热或者咳嗽症状时,建议一定要戴口罩,提倡口罩文明,打喷嚏要用手绢或者纸捂住口鼻。勤洗手,如果不小心用手捂住口鼻打喷嚏之后一定要先洗手,不要没洗手就揉眼睛或者接触黏膜的部位。最近有些不舒服,咳嗽、发烧,该不会是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吧?太可怕了!赶紧上网查查,找点药吃。打住!上网查,自己找药吃都不靠谱!怀疑自己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疑似症状怎么办?建议不要按照网上的建议自己吃药,或者觉得扛两天就好了,也不去医院。当出现咳嗽、发烧症状时,现阶段建议一
-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想知道的看过来(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被纳入了乙类传染病,为什么要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等特点的认识及对人群健康的危害程度,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是出于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考虑。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是新发现的病原,传播力和毒力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而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以呼吸道传播为主的传染病。采取病人隔离治疗、密切接触者隔离医学观察等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有利于迅速有效控制疫情。
-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想知道的看过来(二)
专家好,昨天我看新闻上说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染人,是真的吗?最新证据表明,新型冠状病毒存在人传人现象 。近日,在个别地区发现有家庭聚集性病例和医务人员感染现象,部分病例在武汉无农贸市场暴露史。因此,可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人传人能力。那要如何预防呢?公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降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机会。1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佩戴外科口罩。2保持手卫生。咳嗽、饭前便后、接触或处理动物排泄物后,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份的免洗洗手液。3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时请佩戴口罩。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飞沫传播。4若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应尽量避免外出,调整或取消出行计划。家庭成员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尽量减少相互接触。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5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14天内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排查诊治,根据要求进行医学观察或隔离。6良
-
【新型冠状病毒科普知识】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想知道的看过来(一)
1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临床表现有哪些?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2如果出现早期临床表现,是否意味着自己被感染了?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但如果出现发热(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3去医院就医需要注意什么?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特别应注意的是,诊疗过程中应全程佩戴外科口罩,以保护自己和他人。4什么是密切接触者?与发病病例(疑似和确诊病例)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者属
-
【人民日报】如何区分感冒流感和新冠病毒肺炎
头痛、流鼻涕、咳嗽、喉咙痛怎么办?如何判断是否发热?如何区分感冒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一图了解↓↓↓